※個人流整理,討論範圍從第49話到第68話
※身為一個只有在體育課打過排球的排球渣,戰術分析只能看熱鬧,分鏡不是很懂,本文主要以人物表現、劇情為主
這只是一篇很渣的心得感想而已,只是想知道這20周我到底看了些什麼東西。
資料來源:《寶島少年》、WIKI百科排球少年條目
首先,我先從篇幅問題來解析,光從篇幅來看,這一戰是開始連載以來最重要的一戰。
全國高等學校綜合體育大會(簡稱I.H.或高中杯)排球賽宮城縣預賽第二天,6/3,第三回合戰,烏野高中VS青葉城西高中,正式開打,話數大約是從第48話尾聲一路戰到第68話,整整打了快20話,兩本單行本的規模,是《排球少年》連載至今打最久的一場比賽。據我個人統計,與《排球少年》較具規模的其他比賽相比,對音駒高中「垃圾場的決戰」共六話(第28~33話)、對伊達工業共六話(41~47),在第三回合戰以前,沒有超過十話以上的大型比賽。
從實際比賽長度上來說,「垃圾場決戰」第一回合描寫最詳細,共比了兩局,第一局:25-22; 第二局:25-23,總比分:2-0,在日向的要求下又加賽兩場,第二場第一局25-22,第二局26-24,總比分:2-0;第三場第一局:27-25,第二局:32-30,總比分:2-0勝者:音駒高中,但都被一筆帶過,所以總話數不長。
對伊達工業,第一局25-19,第二局25-22,總比分:2-0,勝者烏野高中。這兩場比賽描寫非常仔細,雖然只有兩回合,卻與「垃圾場決戰」有差不多的篇幅。
但到了第三回合戰,篇幅一口氣暴漲了兩倍以上,多達二十話。
不排除可能是因為當這兩校開打時正好碰上連載滿一周年,古舘老師特別有幹勁,但我更想知道,是什麼撐起了這麼巨幅的話數?除了兩校的淵源、彼此球風的碰撞,還有兩方特定球員的表現。
連載至今到70話,全部比賽占了47話(不包括開賽前的鋪陳與結束後的收尾),占67%,因為古館的比賽除了彼此角力,還有場外場內人士的戰術分析,以及球員們的回憶殺,可以說大部分劇情都在比賽中推進,角色個性塑造也大多在比賽中進行。這一連串比賽下來,塑造最完整的角色當屬及川徹、影山飛雄、菅原孝支、田中龍之介、岩泉一等人(都有單獨或一起上過彩頁),其餘表現亮眼的還有烏野眾多球員、金田一勇太郎、渡(p.s.青城的自由人),這些人都有大量篇幅出現,或在比賽中有出色表現。但說到這場比賽中的靈魂人物,則當屬及川、影山、菅原三人。可以說,這場比賽的重點正是舉球員之戰。
在古舘筆下,每個學校都有自我風格,正好代表排球中每個戰術的特色,菅原前輩這句話可說是這一戰的精髓:「做為舉球員的及川」是什麼樣子?或者說,「舉球員」在比賽中有什麼作用?影山飛雄第一次在出場時,就宣告過舉球員的特色與厲害之處,但舉球員怎麼聯繫整個球隊、組織戰術、指揮所有球員,在這一場比賽藉由及川、菅原才完全發揮出來。
另外,這一場比賽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發球」。
精准的強力發球是及川徹最大的武器,也是在練賽賽初登場時一展現出來就把烏野打得幾乎不能還手的恐怖招式。根據路人解說員‧島田(好像有點沒禮貌)的解說,排球中的「完全比賽」就是光用發球就奪下25分,而我也曾聽過一個說法,男排之所以比女排無趣,就是因為男排球員力氣大,發球得分就幾乎可以主導整個比賽,女排則必須以技巧彌補力氣的不足,因此花樣較多,賽況也有更多可能性,當然這只是對我這個看熱鬧的排球門外漢而言啦。不過也可以知道發球在比賽中有多重要了。也因為發球如此重要,才會鋪墊出山口在第63話以關鍵發球員上場的劇情。至於山口本人的轉變,我稍後再談。
這場比賽,是及川、影山、菅原三位舉球員的舞臺,三人都有不同的球風,激勵了彼此成長。影山是這場比賽中成長最多的人,不論是菅原的示範、引導,還是及川給與的打擊,都給予了他成長的養分,讓他重新建構舉球員的概念。做為舉球員,無疑的他這次輸得很慘,但不會痛的教訓沒有意義,徹徹底底慘輸一次,影山才能拋下他的心高氣傲,將一切歸零,除去舊的認知,建構新的概念。
對影山而言,青城的對手大多是前北川第一的隊友——以前曾經拒絕過他的隊友。強大的對手,同時也是以前的陰影,影山的個性本來就高傲、不服輸,他想證明自己,唯有打倒對方,才能證明自己,這個念頭束縛了他。影山的優勢在於球感好,舉球速度快,可是因為過於心急,影山又陷入速度的咒縛,自己擅於快速舉球,「想要甩開攔網就要快」的心魔又開始作祟。這是他被隊友拋棄的原因,在這場比賽中又再度復發。(見第63話)
明明面對攔網實力更強的伊達工業時,他都不曾這麼緊張,那是什麼讓他失常了?最有可能的就是他面對及川等人的自卑心態作祟,卻讓自己更加偏執,陷入惡性循環。直到菅原代他上場,被其他人的開導,加上學習菅原的處事方式,影山才想起自己是與大家一起奮鬥,他的同伴一直都在身邊幫他。這部分除了菅原之外,月島、緣下、日向都幫了一把。
身為二年級的一員,緣下個性溫厚,一直觀察著大家,負責講解菅原的處世方式給影山瞭解,影山才終於向月島邁出破冰的一步。月島個性冷靜,正是影山最不擅常相處的類型(參見國見),孤傲程度兩人不相上下,這點被及川看了出來並加以利用。但他們這場比賽在其他人幫助下終於可以合作了,對兩人都是堪稱里程碑的進步(?)。至於日向,對影山而言,日向有特殊意義,他很呆、又蠢、又肉腳(我真的是粉),但能不能發揮日向的誘餌作用,全看影山的配球,所以在我看來,影山對日向有種責任感,日向還在,他就不能倒下,在日向面前他會要求自己振作。日向對他的鼓舞是很重要的。到了第二局,影山重新上場,兩人的跑動攻擊成為主要得分方式,影山身為舉球員的優勢再度重現。菅原在乎隊上氣氛,但對這兩人的打鬧並不在意,因為打打鬧鬧已經快變成這兩人的抒壓方式了XD
及川徹並非初次登場,早在兩校第一次練習賽時,及川徹就以關鍵發球員的身分上場,強大腹黑的形象深植讀者心中...好啦我自己心中。但這一戰的鋪墊,讓他從扁平單一的平面型角色,蛻變為完整的圓形角色,擁有多種面相可供剖析。首先讓我從及川徹的回憶殺來分析及川徹是怎麼鍊成的。XD
在這20話中,古館儘量給予每個角色表現的機會,但光看戲份,比起烏野全員都威風了一把,青城眾人相對低調多了,聚光燈只打在特定幾位角色上,更確切來說,是打在「以及川徹為中心的角色」上。為了表現及川徹的領導能力,與影山最合不來的金田一與國見發揮出百分百的能力;身兼舉球員與自由人的渡與及川配合的天衣無縫,呈現青城戰術運用的熟練靈活;岩泉一全程見證及川徹的成長,也是提升全隊士氣的靈魂人物。相較之下,一樣在場上的其他兩位三年級生:松川與花卷,戲份有歸有,但沒有什麼關鍵作用。可以說,這場比賽中青城就是及川徹的延伸,青城的勝利就是及川徹的勝利,凡人精神的勝利。天才與凡人的鬥爭乃永恆不衰的命題,庸才究竟能不能戰勝天才?付出的努力是否只是一場空?而古舘藉由及川徹告訴我們,在排球的世界中,努力與夥伴可以戰勝一切。
第53話題目就是「及川徹並不是天才」,青城的監督也如此認為,他自己本人也有自覺。比起舉球能力,影山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但及川走出另一條路,和夥伴一起成長。舉球員是發起攻擊的司令塔,組織球員進攻,講求和夥伴配合,及川徹領悟出這點,克服心中陰影,並以此血淋淋地給影山上了一課。
本來及川徹也和普通人沒兩樣,因為覺得打排球很帥,所以喜歡上打排球。加上能力不錯,表現出類拔萃,但升上初中遇上白鳥澤的牛島後,連輸了三年都無法朝全國更進一步,對及川徹而言這時是難熬的瓶頸期。偏偏到了三年級,後輩裡又出現了怪物般的影山緊追不捨,無法進步,後面又有威脅步步逼近,自己卻無計可施,及川的無助、焦慮到達了頂點,在正式比賽被影山換下場後濱臨爆發。
從影山的回憶來看,及川也不是杞人憂天。有一樣的野心,但虎視眈眈的後輩卻比自己進步更快,加上兩人相處不久,沒有建立信任關係,及川徹已經徹底把影山當威脅看待。可見及川的敵我意識很重,他會全力支持隊友、全心信任,可是一但被他視作威脅,及川就會將之排除在外。因此在畢業前他對影山始終沒好臉色。
不過這不是導致影山后來被隊友排斥的主因。及川畢業後,舉球員才正式由影山接任,排斥影山的球員以金田一、國見等人為主,及川在時他們才一年級,按照北川第一排球社的規模,一年級幾乎連暖身區都進不去,與及川等前輩親近的可能性很小。
在第六十話,及川試圖攻擊求教的影山。人在悲傷、憤怒、壓力過大時容易情緒失控,甚至有攻擊傾向。面對虛心求教的後輩,及川只想著「別過來」,與其說這裡及川是想要攻擊影山,不如說是想驅趕他。這裡呈現的情緒是恐慌、絕望的,此時的影山在及川眼裡和牛島重疊了,他倆就是差距的化身,宣告自己的極限就是如此。
這時的及川精神狀態其實與後來的影山類似,自我要求無法達成,就對自己要求越嚴格,還是不行,於是對自我產生懷疑,陷入偏執,用武俠小說比喻來說就是走火入魔了。是岩泉一及時返回阻止及川犯下大錯,也點醒他排球並非單打獨鬥就能贏的。也是在這一刻,及川覺悟,突破了自己的思維窠臼,是在這之後,及川才漸漸進化成比影山更強的舉球員。岩泉一是及川最初也最有默契的同伴,輔助及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由認識最久,見證及川成長的他來打醒及川,象徵及川找回了打球的初衷。
說完了影山與及川,現在來談談菅原前輩。
為了讓烏野向全國大賽更進一步,菅原決定讓影山代替自己成為正式舉球員,以後補的身分等待機會。終於在這一戰中重新上陣。
溫柔體貼、公正無私的個性讓他受到全隊信任。立場上菅原與及川處境類似,前有贏不了的敵人(曾輸給伊達工),後又有影山威脅自己的正舉球員位置。但菅原的同伴意識更強,比起劃分敵我,他優先想到的是影山的加入能讓烏野實力更強,為了讓烏野進軍全國、讓後輩發揮實力,經過深思熟慮,菅原終於選擇退讓(參見漫畫15~20,小說第三回),度量之大可見一斑。除了包容,菅原還有其他優點:堅強、冷靜。因為長期在外場觀戰,菅原能將場上所有訊息消化、吸收,成為自己戰力,也因此他初上場時截然不同的球風頓時讓青城手忙腳亂。
菅原的上場鼓舞了場上成員,也樂於指導後輩,在他的領導下,影山、日向等人進步飛快,從「以本能戰鬥」漸漸改成「先思考再行動」。
漫畫中那雙加冕的手,應該就是菅原無誤。在菅原的引導下,影山得以學習如何引導隊友,成為場上真正可靠的王子。也在這場比賽上,菅原終於再次和夥伴一起奮戰,使盡渾身解數,圓滿完成任務功成身退。縱使結果是落敗,菅原也會不屈不撓,堅定而溫柔的引導所有人繼續進步。
在這場表現亮眼的人還有田中、山口與日向,這三人都是一回以上的主役,所以放在一起講。
及川會觀察對手,並找出重要球員給予打擊,迅速削減對手士氣。田中活潑聒噪,與西谷一搭一唱啟動隊上氣氛,所以被及川鎖定攻擊。在打擊西谷失敗後,及川轉而攻擊田中,田中因為接球能力較差連連失分。本來連續失分的罪惡感可以讓人失去自信,因此畏縮退卻,但田中靠自己振作起來,並成功打破被集中攻擊的局面。身為主攻手(WS),田中的心理素質比東峰更高,成為烏野王牌指日可待。
說到日向,比賽到第三局時,影山與日向以新戰術「跑動攻擊」搭配怪人快攻應戰,利用日向的高速與彈跳力甩開攔網員,這是影山心目中的完美戰術,也充分發揮了日向的優勢。可惜在這一戰中後來日向氣力用盡,影山的戰術被及川識破,飲恨戰敗。日向有旺盛的好勝心,在他心目中,沒有什麼比得上站上球場比賽,而「贏」是繼續打球的必要條件,所以他絕不放棄戰鬥,強烈鬥志支撐著他奮戰不休。在70話烏野落敗後日向非常激動,也是競爭心強的表現之一。強烈的意志可以引發奇跡,日向的鬥志足以震撼球場,在烏野中,及川最忌憚便是他與影山。對初嘗勝利滋味的小野獸而言,落敗一定痛苦不堪,但日向連國中三年只有都自己打球的孤獨也忍了過來,這次失敗想必也不會打倒他,反而會讓小野獸進化得更快。
山口出場很早,但一直沒有亮眼表現,直到34話他主動去找人求教跳漂球,才埋下今日的伏筆。第64話,是山口至今最盛大的一場表演。作為一年生中唯一的板凳球員,山口一直默默在場外觀望。雖然不奢望平凡的自己可以一步登天,但看著朋友們在場上發光發熱,他羡慕之餘也心有不甘,所以才會找島田請教跳飄球訣竅。如果再沒發揮機會,我都覺得山口有黑化的嫌疑了(一直讓他在場外OS想上場很不道德啊作者!)。
古舘安排他在最危急的局面出場,除了要逆轉賽況,更重要的是給山口所代表的「平凡人」一個挑戰的機會,以及挑戰失敗後的心理調適。實際感受比賽的壓力後,山口更能認清自己實力,更能體貼夥伴,帶著遺憾繼續努力,總有一天,山口也將會成為隊上支柱。
連續20話的激戰,兩隊的激烈拉鋸戰讓讀者也猜不透獎落誰家,所以69話狠狠震撼了讀者。
讓主角輸的作品並非就是不開掛的好作品,換成對手開掛,或是主角隊被nerf,戰術出現明顯漏洞,一樣會讓讀者撕書大喊「作者你當我白癡!?」,能不能說服讀者接受勝負關鍵才是重點。
從現實層面看,青城有二傳攻擊、自由球員後排舉球等複雜靈活的戰術運用,有強力發球加持,球員整體戰力也強。而烏野雖有華麗強大的攻擊,戰術運用比起之前更多樣化,但比起戰術成熟的青城來說仍顯稚嫩。從心靈層面看,身為球場上的司令塔,及川比影山更明白夥伴的重要,知道發揮全場六人的實力比單打獨鬥更強,抗壓性也更高,經驗彌補了個人能力還綽綽有餘。
這場比賽等於是一記當頭棒喝,讓烏野更明白自身極限。有差距,代表還有進步空間,就像70話武田開導怪人組合所說的,「敗者不等於是弱者」(先聲明這是我看漢字猜的,有錯請指正m(_ _)m),現實中每個人都曾遭逢失敗,但能不能重新振作才是關鍵。作為寫實向運動作品,古舘老師勢必會讓主角隊輸幾次,畢竟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但古舘老師下筆溫柔,把勝利給予青城,把成長機會跟安慰給與烏野,烏野輸了比賽,但每個人的努力都獲得了回報,沒有讓他們喪失鬥志。即使這次小烏鴉們飛翔時受挫墜地,只要還想再次飛向高空,就有成長的機會。